独家大调查,隋唐五代服装文化

编辑:admin 日期:2020-01-16 19:36:41 / 人气:

隋唐时代承袭了先前历代的冠服制度,又通过丝绸之路等与异族同胞及异域他国交往日密,博采众族之长,成为服装史上百花争艳的时代。其辉煌的服饰盛况是中国服饰史上的耀眼明珠,在世界服饰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时代背景隋朝(581 ~618年),结束了中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以增加政府收入。隋朝还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巩固了中央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加强了南北经济与文化的联系。
唐朝(618-907年)以长安为首都。在其鼎盛时的公元7世纪,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北括玄阙州、西及安息州、东临哥勿州的辽阔疆域。在690年, 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一度迁都洛阳,史称武周: 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迁都长安。唐玄宗开唐朝是中国封建时期的鼎盛时期,历经289年,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武则天剧照
由隋入唐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面料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它并蓄古今、博采中外,创造了繁荣富丽、博大自由的大唐服饰文化。
这种灿烂辉煌的文化对后世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和传承力。女装是唐代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向往。在服装制度上,周、汉、魏时期未能完备的到了唐代更加完备,又将服装样式传于宋、明时代。唐朝的服装形制也影响到了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有些服装保留至今。不仅这一时期的服装奇异繁荣,舞蹈、绘画、诗词等也达到了封建社会时期的最高峰。
唐代女装服饰画像
中唐代出现了繁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莫定的经济背景和物质基础,体现在对少数民族的宽容和对外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上,更大程度表现在社会思想意识方面的自由和解放,在这个基础上,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服装文化。衣冠服饰承上启下、丰富多彩。从历代服饰的发展演变来分析,殷商时期可做为飞跃的起点,赵武灵王军服改革是第一次服装制度改革,唐代的服装革新成为第二次的服装飞跃。
意识形态对服饰的影响隋唐时期,大力尊崇儒学,也提倡道教、佛教。儒、道、佛教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儒学,则把恪守祖先成法作为忠孝之本,强调衣冠制度必须遵循古法,特别是作为大礼服的祭服和朝服,不能背弃先王遗制,所以叫法服,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624年)颁布新制度,即着名的“武德令”,其中包括服装的新法令,规定皇帝服装有14类、皇后有3类、皇太子6类、太子妃3类、群臣服装有22类、命妇有6类,各类服装的配套方式和穿用者对象及穿用场合,都有详细说明,形式上比隋朝更富丽华美。
唐高祖李渊剧照
男子服装
男子首服,幞头是隋唐时期男子普遍戴用的头巾。不论皇帝、百官,还是庶民百姓均戴用。幞头起源于南北朝末期,初名叫“折上巾”,又叫“软裹”,是一种包头用的软巾。幞头通常为黑布包头,故也称“乌纱”。五代以后渐渐定型为“乌纱帽”了。中唐以后逐渐取消前面的结,而用铜、铁丝为干,将后面的软脚撑起成为硬脚。唐朝的皇帝所用幞头的硬脚是上曲的,而官臣则下垂。五代渐趋平直并广泛流行。
《大唐新语》 说:“幞头, 初用全幅皂向后幞发,谓之‘幞头’。周武帝裁为四脚。武德以来,始加巾子。”
《大唐新语》著作节选
幞头的形状各有不同,唐初期流行“平头小样”,唐中期武则天时流行“ 武家诸王样”,也称“高头巾子”,以后又流行“踣式样”即英王踣式。唐朝后期流行“衬尖巾子”、“翘脚巾子”等。下面分别简述几个:平头小样。唐早期幞头前顶较低而平,形制较为简单。陕西唐朝李寿墓出土的壁画中,有男子头上戴这种幞头。为一般士庶与官吏闲居时戴用。武家诸王样。武家诸王样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流行的样式。这种幞头的两脚系结在头前,呈同心结状,将另两脚反结在脑后,软裹,其形状较“平头小样”式明显加高,并稍前倾,在巾子上方中央有明显分瓣。
唐代初期,服装制度皆承袭隋制。到唐高祖李渊颁布“武德令”新令后, 对皇帝、皇后、群臣百官、命妇、士庶等各级各等人士的衣着、色彩、服饰、佩带诸方面又作了详细的规定,并第一次规定服装色彩的不同,即不同官员穿不同颜色的服装。例如官职在三品以上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中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国的长官刺吏,亦不拘品级,都穿绯袍。
唐朝服饰剧照
圆领袍衫是隋唐时期官吏的主要服装,穿用场合较多,属于常服。其特点是圆领口,袍长至踝,领口、袖口、止口处不加任何边饰。晚唐时袍衫在膝盖处有横向开剪的接缝,俗称“横斓”,表示怀古,即尊崇上衣下裳之古制。文官袍衫略长,至足踝以下,武官袍衫略短,至膝盖以下。袍衫的色彩有严格的规定,至三品官用紫色,四品、五品用绯色:六品、七品用绿色,八品、九品用青色。除天子常服为黄袍外,其他官吏一律禁穿黄袍。另外,袍服上有图案,初为暗纹。
女子服装
隋唐时期女装是中国服装发展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服装具有雍容华贵、色彩艳丽、质地优良、纹饰多样、裁制合理、线条流畅的特点。不但继承了前代服饰的传统,还汲取了社会风尚的养分,呈现出丰富多彩、尚美开放、大气兼容的女服特点,为中华文化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女装风格演变从隋朝到初唐、盛唐,再到晚唐,女装有一个从窄小到宽松肥大的演变过程。隋朝时间较短,隋和初唐时女装服装廓形纤长平直,表现隽秀之美:盛唐时服装廓形宽肥,裙长曳地,表现出雍容、华贵、丰腴之美;到晚唐时女装廓形依然以肥大为主,但整体外形呈吊钟状,表现出凝重、瑞丽之美。
剧服为唐朝服饰
皇后、贵妃礼服唐《武德令》规定了皇后、贵妃的礼服主要有3种,伟衣、鞠衣、钿钗礼衣。这是由传统的祭礼服而来,其中钿钗礼衣包括襦裙服、大袖纱罗衫及发髻上的金翠花钿,并以钿钗数目明确地位身份。短衫、短袄、大袖纱罗衫唐朝女子的典型着装是上身穿短襦或衫,下穿长裙,腰系带,外罩轻薄大袖纱罗衫,肩披彩巾,脚穿高头鞋。其中短衫指轻薄面料的单衣,夏季穿用,有对襟及右衽大襟两种,袖分宽窄两类。袄和衫的款式基本一致, 主要的不同是面料的薄厚。
裙子、石榴裙受南北朝遗风影响,隋唐女子多穿长裙,裙长齐地,裙腰高至胸部,下摆呈圆弧喇叭形,裙子色彩多以红、紫、黄、青等色彩为主。通常用5幅丝帛缝制,也有用六七幅,有的甚至用料9幅以上。按唐代布帛幅宽1尺8寸算(唐朝-尺约30厘米),即使5幅布料的裙子也要用料2.7米,肥大的宽松裙走路很不方便,所以又要穿高头丝履,丝履前面装有一块很高的履头,探出长裙的下摆,表现一种富丽潇酒的优美风度。

现在致电 0431-2345432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