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服装产业加速蝶变-浙江新闻-浙江在线
编辑:admin 日期:2018-10-22 09:52:11 / 人气: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如今的宁波国际服装节已不再是单一的行业交流体会、企业寻觅新机遇、市民感知时尚潮流的舞台。通过这一个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宁波向世界宣告着服装名城加速蝶变,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底气。
创新唤醒企业朝气
在市民不断追求个性化的当下,宁波服装企业在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另有一番活力。在保留传统“红帮裁缝”技艺的基础上,宁波服装企业不断吸纳现代时尚元素,逐鹿全球市场。本届服装节期间,一批宁波服装企业再次亮出“绝活”,让世界为之惊艳。
作为我市纺织服装行业的巨头,雅戈尔经过10余年的技术研发,成功实现麻纤维棉性化。用这种新工艺制作的汉麻纤维,没有麻制品的粗硬感和刺痒感,却有着类似于棉的纤维长度和柔软触感。作为麻类纤维中最柔软的一种,它能和棉、莫代尔、天丝、毛等其他材料混纺,形成高品质的汉麻混纺纱线。棉花自己种,汉麻自己造,面料自己织……除了养羊,雅戈尔已打通上游原材料的多个重要环节,既确保了成衣的品质,也为面料的研发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宁波纺织服装的后起之秀,马威近年来对于面料的创新同样惊艳。自去年推出的咖啡碳系列服装以及凉感玉系列服装大卖后,马威今年又推出了芳香系列以及茶叶炭系列。利用茶叶的特性,制成的服装不但透气、蓄热,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利用从水果、鲜花中提炼的香氛植物精油制成的服装在运动或受热时能释放出淡淡的香气,舒缓消费者的情绪……虽然明年才能实现量产,但科技感满满的两款服装已有不少拥趸。
慈星利用一体针织成型的飞织技术,推出的袜子鞋实现了“智造”与潮流IP的结合,首创的鞋类无人F2C(厂商到消费者)新零售模式,为产品加速融入市场奠定基础;苹果的智能服饰通过手机终端即可控制衣服的温度,在面料中加入石墨烯成分,还可确保实现恒温……借力科技创新与材料创新,一批高质量发展的服装企业在服装节的舞台上振翅高飞,翱翔天际。
数字化改造再出效益
在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当下,走在“智造”前沿的宁波纺织服装企业也变得越来越“潮”。一批宁波服装企业巧用大数据与智能制造,加速融入服装产业发展新时代。
今年上半年,雅戈尔智能工厂实现了“规模化”与“个性化”的兼容,不仅大单生产周期从45天缩短到32天,量体定制周期也由原先的15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下单件定制周期甚至可缩短至2天。
在康赛妮,年产1000吨精品羊绒纱线,总投资5000万美元,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计划全新引进10条全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的羊绒纱线智能工厂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按照计划,该项目将在康赛妮现有高档毛纺纱线生产的基础上,建设智能化生产线,并借助互联网,实现全流程的个性化定制。
借助智能制造加速转型的不只有大型服装企业,在宁波,一批中小型服装企业借力自动化改造,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小体量做出大文章。进入2018年后,坐落于海曙区石碶街道的伟楷服饰投入约40万元引进了两条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吊挂生产流水线,进一步加快了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虽然占地面积只有2.4亩,但伟楷服饰的厂房已成功“吃下”6条流水线,每天创造产值约60万元。
“如今,智能制造成为服装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必须面对的课题。加快推广智能制造模式,是服装产业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去年以来,我市以规上企业为重点,实施了智能制造基础诊断和智能化改造两个全覆盖。按照计划,我市将继续引导、鼓励企业加快升级改造,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定制”引领行业风口
点击按钮,“私人裁缝”第一时间上门量体;上传信息,专属衬衫几个工作日后就能送到你的身边。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正推动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时代的加快到来。预计到2020年,我国私人定制服装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
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勇立潮头的宁波企业早已洞察先机,率先起步,掘进“互联网+定制”新蓝海。自2016年推出“MAYOR”品牌以来,雅戈尔个性化定制品牌已在业内风生水起。统计数据显示,去年,“MAYOR”的销售额突破2.5亿元,预计今年至少有4.5亿元。近期,雅戈尔又一定制品牌“CEO”投入试运营。按照计划,主打衬衫线上定制的“CEO”将于今年“双十一”期间在天猫、京东等平台上推广。
从事羊绒衫私人定制20余年的旦可韵,在新环境下同样动作频频。今年7月,随着企业智能化生产线的投用,旦可韵成功实现了“互联网+服装定制”。用大数据、智能制造打通生产、销售的旦可韵,定制一件羊绒衫的时间已从原先的一周缩短至8小时。
如今,旦可韵实现了柔性生产线与大数据的融合,产能与以往相比提高了50%以上。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通过大数据积累下来的消费者资料,也将为企业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打下基础。今年6月,旦可韵还成功牵手台湾“针织女王”潘怡良,逐步从传统的羊绒衫向礼服等个性化定制加速转变。
“除了雅戈尔与旦可韵,慈星、法涵诗、爱伊美、拇指衣橱等宁波企业也在个性化定制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一批中小服装制造业企业同样凭借着各类‘互联网+服装定制’平台,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宁波服装协会会长胡纲高说,通过革故鼎新,一批甬企已站在行业风口,抢占“互联网+”发展新蓝海。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在本届服装节期间带来服装走秀——“近距离”作品秀。(徐能 摄)
服装企业如何适应定制时代?
(记者 孙佳丽)
随着“新制造”浪潮的到来,服装定制市场迎来了更大的机遇。那么,传统服装企业要如何适应定制时代?昨天上午,服装业创业创新分享会举行,适应定制时代的两条路子在专家的分享中豁然开朗。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是服装产业发展的趋势。”在浙江玛尼伯爵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杭州商会副会长谢国荣看来,定制时代早已到来,全国的定制服装行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宁波作为红帮裁缝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配套的服装产业基础,宁波服装企业瓜分定制行业的“蛋糕”,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谢国荣认为,红帮裁缝强调的西服定制的一对一人性化服务,在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大批量成衣的今天,尚属凤毛麟角。宁波服装企业可以传承红帮工艺,坚守工匠信仰,同时深耕技术,将科技创新融入西装定制中,用专业细致的服务打开高端服装定制市场。
然而,高端服装定制市场只是个性化定制市场的小部分,宁波服装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所能生产的往往是平价的定制服装,这一市场容量同样不可小觑,但因为缺乏系统的了解而畏惧技改投入,宁波中小服装企业的转型需要一个助力。
“我曾经考察过宁波著名的针织品集散市场爵溪,不到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400多家针织企业,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成品滞留当地。这只是服装纺织行业产能过剩的一个缩影。”宁波服装协会智能化委员会主任、宁波创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高云说,泛纺织服装个性化定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偏爱,中小企业批量代工订单的生存状态会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在他看来,市场细分对于下游工厂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订单能在下游工厂生产过程中积累大量数据,中小企业和订单之间缺的就是一个“枢纽”,即中间件行业云平台,实现客户需求到生产制造的一站式供需对接。于是,宁波纺织服装云平台应运而生,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入驻。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轻资产”模式,在没有销售收入前零投入、无风险推进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