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招引攻坚”谋发展 服装产业激活发展新动力
编辑:admin 日期:2025-03-05 17:29:20 / 人气:
这段时间,祁门县艺尚服装厂生产车间内,一台台生产设备运转不停,缝纫机声此起彼伏,裁剪、车缝、锁边等工序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红火的生产景象让企业负责人汪春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如今,宽阔明亮的厂房让汪春林干劲十足,而在几年前,他还“蜗居”在几百平方米的临街商铺里。
“中伟小区门口那个店面有500多个平方,在那边做了5年。再到2019年年底服装产业园动工,我们2021年就搬到这边来了,一直做到现在。”艺尚服装厂负责人汪春林说。
汪春林口中的产业园,正是祁门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以集群集聚发展为目标,按照规模化、可持续发展要求而打造的现代服装产业基地,如今,产业园内集聚效益渐显,而这背后是“十年磨一剑”的发展之路。20世纪90年代起,江浙地区服装产业蓬勃兴起,吸引了众多祁门人前往务工就业,程治国便是其中的一员。2001年,已经有4年学徒经验的他,跟随老乡前往浙江温州的一家服装厂工作。
“90年代,我们在家里还是属于老裁缝那种,自己去外面进布料回来,自己裁自己做,没有跟上时代潮流。刚开始去服装厂是做车位,第二年要去考试,根据你的技术和人品,才能慢慢提拔你去做流动工。”制衣师傅程治国告诉笔者。
裁剪、车工、包装、剪线,几年间,借着吃苦耐劳、诚实肯学的品质,这批祁门人在异地磨炼技艺,成为了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在产业转移背景下,他们中一些积累经验和财富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正在发展的家乡,自立门户并成长为创业者。
“刚开始我们以前给他打工的老板,向他们买了一点旧机器,先暂时不给他钱,把加工费折钱给他。家里条件慢慢成熟了,工人工资待遇越来越高了,外面打工的、上班的、管理的人才,他想回来自己创办企业,人气也带动了。”华诚制衣负责人汪县彬表示。
如今的祁门县服装产业园已吸纳63家企业入驻,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实现年税收1000余万元,初步形成县域“服装产业集群”。不仅为分散的服装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了进驻平台,吸引本地和周边地区优质服装企业入驻,同时通过规范化管理,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能,使企业发展走上快车道,有力带动祁门县服装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和发展,成为服装产业集群新“高地”。
上一篇:规范羽绒服装行业发展,中国服装协会发布倡议下一篇: 返回列表